淬火概念 概述
定義
表面淬火是指被處理工件在表面有限深度范圍內加熱至相變點以上,然后迅速冷卻,在工件表面深度范圍內達到淬火目的的熱處理工藝。
對于鋼鐵材料而言,表面淬火是指用特殊的加熱方式將鋼表面快速加熱到Ac 3 (亞共析鋼)或Ac 1 (過共析鋼)以上,隨后快速冷卻,使鋼鐵表層發生馬氏體相變,生成硬化層。
目的
表面有深度的M組織,心部仍保持淬火前的組織狀態。
分類
根據表面能量的形式不同,分為:
(1)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以電磁感應原理在工件表面產生電流密度很高的渦流來加熱工件表面的淬火方法。
(2) 火焰淬火
用溫度高的可燃氣體火焰直接加熱工件表面的表面淬火方法。
(3) 電接觸加熱表面淬火
當低電壓大電流的電_引入工件并與之接觸,以電_與工件表面的接觸電阻發熱來加熱工件表面的淬火方法。
(4) 電解液加熱表面淬火
工件作為一個電_(陰_)插入電解液中,利用陰_效應來加熱工件表面的淬火方法。
(5) 激光加熱表面淬火
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作為熱源照射在待處理工件表面,使其需要硬化部位溫度瞬間急劇上升而形成奧氏體,隨后經快速冷卻獲得晶粒細小的馬氏體或其他組織的淬硬層過程的熱處理加工技術。
(6) 電子束加熱表面淬火
電子束在很短時間內轟擊表面,表面溫度迅速升高,而基體仍保持冷態。當電子束停止轟擊時,熱量迅速向冷基體金屬傳導,從而使加熱表面并自行淬火。
(7) 等離子束加熱表面淬火
采用密度 能量高 的等離子束為熱源,形成_音速射流,掃描金屬表面,使其以_快的速度達到奧氏體化溫度,熱源隨即移開,熱量立即向工件深處和未加熱部分傳導,被加熱的工件局部表層迅速冷卻,該區域的奧氏體便轉變成馬氏體并被強化,硬度大幅度提高。
應用
一般用于處理中碳調質鋼和球墨鑄鐵。
常用表面淬火常用鋼及鑄鐵牌號
| 
           類別  | 
        
           鋼 號  | 
        
           應 用  | 
      
| 
           碳素結構鋼  | 
        
           35, 40, 45, 50  | 
        
           小模數、輕載齒輪及軸類零件  | 
      
| 
           
 合金結構鋼  | 
        
           40Cr, 45MnB  | 
        
           中等模數、輕載齒輪和高強度傳動軸  | 
      
| 
           30CrMo, 42CrMo,42SiMn  | 
        
           模數較大、負載較大的齒輪與軸類  | 
      |
| 
           5CrMnMo, 5CrNiMo  | 
        
           負荷大的零件  | 
      |
| 
           鑄鐵  | 
        
           灰口鑄鐵  | 
        
           機床導軌、氣缸套  | 
      
| 
           球墨鑄鐵, 合金球墨鑄鐵  | 
        
           曲軸、機床主軸、凸輪軸  | 
      

冀公網安備13098102000568號